中惠医疗:以无创科技赋能健康中国,激活医疗创新动能
当前,我国正加速推进“健康中国2030”战略与科技自立自强部署,医疗科技作为守护民生健康、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领域,正迎来从“跟跑”向“领跑”的关键转型期。
在无创医疗赛道上,中惠医疗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深耕十年,以纯原创的聚焦超声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壁垒,构建起“技术迭代—生态共建—全球拓展”的发展路径,不仅为患者带来“无创伤、低成本、高质量”的治疗新选择,更以企业实践响应国家战略,为医疗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近日,中惠医疗CEO朱威桢在接受媒体专访时,深度分享了企业坚守初心和技术攻坚的细节,并系统阐述了契合国家战略的未来规划,为行业发展方向与投资人决策清晰勾勒出可落地的发展蓝图。
十年攻坚:打造无创治疗“中国标杆”
“医疗的核心一定在治疗,而从有创到无创,是行业迭代的必然方向。”朱威桢在回顾创业初心时强调。2014年,拥有近10年金融从业经历的他,正是看准“能穿越经济周期的医疗创新标的”,毅然投身聚焦超声领域。这项被2005年美国《时代》杂志评为“未来50年最 具投资价值”的技术,有195种疾病的治疗可能潜藏着,全球却仅开发出30余种适应症,而中国企业在该领域仍存在技术空白。
创业初期,团队便陷入“无经验可循”的困境。尤其是在“能量作用于人体内部的实时评估”这一关键环节,国内外均无成熟参照体系。面对这一行业难题,朱威桢带领团队另辟蹊径,创新性地360°旋转B超探头嵌入治疗头,成功实现治疗全程的实时超声监控,大幅提升了聚焦超声治疗的安全性。
十年攻坚中,中惠医疗以“无创治疗理念赋能医疗,开启、引领无创超声新时代”为使命,走出了一条“纯原创”的技术迭代之路,朱威桢将其概括为“1.0到3.0的延续与突破”:1.0版本“HIFU-2001”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问世,以独特双聚焦性能覆盖多类良恶性肿瘤,实现无创治疗的初步落地;2024年,2.0版本“相控阵聚焦超声治疗系统”获得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全面上市,成为全国首台将军事相控阵雷达技术应用于医疗的设备,让治疗更精准、更安全。朱威桢解释道;目前推进的3.0版本“聚焦超声治疗机器人”,攻克了全球多种超声能量同步输出难题,融合声学、热学、集成电路等多学科技术,计划2027年上市,首攻无创治疗乳腺肿瘤这一高发疾病。
<="" alt="中惠医疗:以无创科技赋能健康中国,激活医疗创新动能" height="295" p="" src="http://www.cntzw.com/local_images/20250916/20259161342391467.png" width="443"/>
技术突破的背后,是中惠医疗团队无数次“啃硬骨头”的坚守。朱威桢回忆,仅动物实验阶段,团队就面临严峻的资源限制——为推进验证,只能借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凌晨的设备空档,“连续数月通宵工作,走出医院时,看到的是上海凌晨三点的星光。”。
从动物实验推进到人体实验,“缺资源、无渠道”的难题始终存在。“只能拼尽全力调动资源——这步走不通,后续研发就断了,前期投入全成沉没成本。”首次人体临床试验时,从受试者术前准备、到第二天治疗注意诊疗细节、到等待第 一例试验患者的安全结束。朱威桢跟团队讨论制定了周全的方案:“比等产房消息还慌,怕患者疼、怕效果不如预期,一步错,所有努力就全归零了。”
生态共建:助力优质医疗资源普惠
“中惠医疗不只是一家设备制造商,我们更想输出基于无创超声治疗的理念和生态平台,践行价值医疗。”朱威桢在谈及企业发展定位时明确表示,这一方向深度契合“健康中国”战略核心,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让乡镇、边远地区的基层患者也能享受到无创治疗的便捷与高效。
据介绍,中惠医疗生态体系的核心,是“前沿技术+远程协同”的创新模式。依托自主研发的3.0机器人平台,企业已将双能技术、影像融合、数字平台与AI深度结合,并通过5G网络(未来将适配6G)实现“10毫秒级延迟”的远程连接。“乡镇医院、边远地区的医生,能实时对接大城市三甲医院的专家,通过影像画面共同完成病灶判断、治疗规划、疗效评估。”朱威桢解释,这种模式下患者无需住院,治疗后即可自行离开,“这正是‘小病不出县’的技术支撑,既降低了基层对高年资医生稀缺资源的依赖,也让治疗实现‘以最小代价换取更好效果’,完全呼应国家推动价值医疗的长远战略。”
为保障生态落地,中惠医疗同步推进“产学研用”协同与监管合规突破。企业已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联合成立聚焦超声实验室,重点攻克超声前沿应用技术等技术瓶颈;同时与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、苏州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、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等20余家三甲医院合作,从“临床痛点找需求,以技术攻关解难题”。而面对国内首创相控聚焦超声及双能聚焦超声设备“无先例监管”的难题,中惠医疗主动对接监管部门,通过申请创新医疗器械通道获得实时辅导与提前指导,既减少研发返工成本,也加速了合规进程。
在朱威桢看来,技术优势最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。据悉,中惠医疗的无创超声技术远超传统无创手段:相较于仅能覆盖脑部疾病的伽马刀,其技术可应用于头、胸、腹、四肢等全身部位,还能通过低强度超声短暂打开血脑屏障,辅助大分子药物治疗脑部疾病;全球聚焦超声技术目前仅开发30种适应症,该技术潜在可治疗疾病却达195种,尽显“中国原创”实力。
更让患者受益的是医保落地——中惠医疗的无创超声技术针对肝癌、胰腺癌、子宫肌瘤等适应症已纳入国家医保,“报销比例达70%-80%,患者单次治疗自付仅2000-3000元”。朱威桢强调,这正是企业追求的“高端技术平民化”,让先进医疗技术真正走进寻常患者的生活。
场景延伸:无创技术拓宽大健康边界
值得关注的是,中惠医疗的“大健康”生态布局已进一步延伸至宠物医疗与医美领域,以无创超声技术为核心覆盖更广泛健康需求场景。
面对行业需求升级与技术渗透的双重机遇,中惠医疗推出动物专用肿瘤治疗机器人“小CURE”。据介绍,其配备6自由度柔韧性机械臂与实时超声监测系统,实现毫米级精准消融肿瘤,不伤周边组织,场地要求低,适合宠物医院。在上海爱侣宠物医院爱其分院的临床实践中,该设备已成功为12岁腹腔肿瘤斗牛犬无创缓解肠梗阻,“相较传统手术,它最 大的优势是无创、恢复快,原先手术宠物至少5-7天到2-3周就能康复,如今有了这个技术治疗后无创康复,正好匹配宠物主不想让宠物受手术之苦的需求,”据朱威桢透露,目前该技术可覆盖软组织肿瘤、淋巴瘤、肥大细胞瘤、口腔肿瘤等多类适应症。
为夯实技术落地基础,中惠医疗率先联动行业权威力量:与头部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合作,并联合国内宠物肿瘤研究领域资深专家、被誉为“中国宠物肿瘤研究第 一人”的董军博士,共同开展聚焦超声无创治疗宠物肿瘤的临床验证与研究。朱威桢表示,在积累扎实临床数据后,企业进一步将成熟方案推向市场,与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南京、深圳、广州等城市的头部宠物医院建立合作,复制已验证的诊疗效果与病例;推广过程中,从治疗前评估、治疗术式固化到术后康复随访,全流程严格参照人类医疗质量管控标准推进,实现技术“降维式”落地。截至目前,该技术已治疗颌面部肿瘤、腹腔内肉瘤等多类病症,还破解宠物医疗核心痛点——传统有创治疗后,因创口感染后宠物死亡率达50%-60%,宠物因无法遵医嘱静养常引发二次感染,无创方案从根源规避风险。
医美赛道上,聚焦超声技术可精准作用于10毫米内皮肤筋膜层,实现安全提拉紧肤。多赛道协同不仅拓宽了企业边界,更让无创超声的生态价值覆盖至更广泛的健康需求场景。
全球布局:链接资本加速战略落地
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与全球健康治理的背景下,中国医疗科技正从“引进来”向“走出去”转变。中惠医疗以全球视野规划发展路径,一方面借势“一带一路”推动技术出海,另一方面通过资本运作加速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,为企业长远发展注入双轮动力。
海外拓展方面,中惠医疗采取“先易后难、梯度推进”策略:当前正聚焦东南亚市场,推进当地法规核准工作,计划率先在东南亚地区落地无创治疗中心,为当地肝癌、乳腺癌高发人群提供解决方案;同时启动欧盟CE认证,逐步布局欧美高端市场。这一布局不仅响应了国家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全球共享”的号召,更依托“中国原创技术+本土化服务”的优势,在全球无创医疗市场建立“中国标准”。
在资本规划层面,中惠医疗已步入发展关键期。朱威桢指出,医疗属于长周期赛道,资本是加速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,但选择合作伙伴需秉持“志同道合”的原则。从当前进展来看,中惠医疗正处于A轮融资阶段;现阶段已有两款成熟产品实现上市销售,正向现金流保持稳定。对于本轮融资的核心目标,朱威桢明确两点:一是将原本的串行产品开发模式、临床验证模式调整为并行模式,以加速更多适应症产品的落地进程;二是通过融资确认市场化价值,为未来上市奠定估值基础。
谈及长远资本市场布局,朱威桢透露,公司计划未来3-5年登陆科创板或港股;上市后,将借助募集资金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、完善全球服务网络。他同时强调,企业的估值支撑源于“看得见的产品”与“可预期的市场”——目前现有医保适应症已成功打开基层市场,而3.0技术平台将助力公司快速拓展高血压、糖尿病、神经疾病、疼痛管理等新领域,最终实现“技术研发——市场验证——资本增值”的良性循环。
中惠医疗虽已取得阶段性突破,但朱威桢清醒地意识到两大核心挑战:一是持续推进新产品的适应症临床验证,目前技术对肿瘤治疗的效果已显现,后续需积累更多临床数据;二是深化基层市场认知,让患者、医生与医院充分感知无创治疗的便捷性与经济性。
站在十年创业的新起点,中惠医疗CEO朱威桢锚定了企业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方向:“持续深耕无创赛道,筑牢中国自主技术根基,以生态服务民生,以全球布局讲好中国医疗创新故事。这既是企业的发展之道,更是对国家战略的深度响应。”
随着技术迭代提速、市场布局深化、资本力量加持,这家深耕十年的“中国原创”企业,正加速从“行业创新者”向“全球领 导者”跨越,持续为守护民生健康、推动医疗科技高质量发展注入“中惠力量”。